石鼓文2——拓本简介
唐代诗人韦应物《石鼓歌》曾有“今人濡纸脱其文,既击既扫白黑分”句,韩愈《石鼓歌》也曾写“公从何处得纸本,毫发尽备无差讹”,可知唐时就已开始传拓石鼓文,但这些早期拓本都没有保留下来。
唐代诗人韦应物《石鼓歌》曾有“今人濡纸脱其文,既击既扫白黑分”句,韩愈《石鼓歌》也曾写“公从何处得纸本,毫发尽备无差讹”,可知唐时就已开始传拓石鼓文,但这些早期拓本都没有保留下来。
春间薄游西泠,于梅花碑购得石鼓残本。其汧鼓旧拓,毡蜡弥古,「氐鲜」二字无阙,旁有叔未解元籀,庄明经题字知为蒋氏别下旧物。携至海上重裱一过,时时临之,觉虚实二字亦有所到处耳,为可喜也。乙卯孟冬月,安吉吴昌硕。钤印:俊卿之印、仓硕
石鼓文,因刻于十面鼓形花岗岩上而得名,每面石鼓均以籀文(大篆)镌刻一首四言诗,内容多记述秦国君主的游猎、祭祀与军事活动。这些诗篇不仅是中国叙事史诗的重要源头,更以未经后世篡改的原始文字,成为研究秦国政治制度、文化风貌的珍贵史料。考古发现与石鼓文记载的地理方位完